《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署名文章《激活“大思政”潛能 提升“大宣傳”水平》。文章介紹了航空工業黨組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大思政”理念,激活“大思政”潛能,構建起“大宣傳”的主旋律正能量生態,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的主要做法。以下是文章全文:
激活“大思政”潛能 提升“大宣傳”水平
創建于抗美援朝烽火硝煙中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始終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戰斗力生成、生產力提升的重要法寶。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出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要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重要部署。近年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黨組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大思政”理念,激活“大思政”潛能,主動擔當作為,打好“組合拳”,探索新路徑,構建起“大宣傳”的主旋律正能量生態,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匯聚起建設航空強國的磅礴力量。
唱響“國之重器”主旋律,增強主流輿論“大思政”效應的傳播力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航空工業黨組研究出臺實施意見進行全面部署,明確用好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傳家寶,系統構建起“集團總部抓總、宣傳部門擔綱、主機單位主責、全體員工參與”的宣傳思想工作新機制,激活新聞輿論的“大思政”潛能,形成了“一人一把號、同吹一個調、共奏交響樂”的新局面。全行業以黨旗為引領,集智聚力、固強補弱、培基固本,不斷把政治優勢、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發展優勢,在重點型號研制、重大任務保障、突發事件應急等關鍵時刻,不負人民所托作出新的貢獻,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在挖掘主流輿論“大思政”潛能方面,航空工業以“興裝強軍、護我大美河山、共創幸福生活”為出發點,聚焦研制“國之重器”的主責擔當,探索主流價值、話語體系、傳播渠道的“破圈”蝶變,彰顯了“成果展示+共情解讀”優勢,新聞輿論的“大思政”效應應景應勢衍生,社會反響良好。
2020年1月1日,航空工業精心策劃的新聞產品《今天,運20殲20直20寫給2020的信寄出了》一經推出,便被主流媒體轉載和熱議。“嗨!你好,親愛的2020:我們是國產航空裝備‘20家族’的三劍客——運20、殲20、直20……”擬人化的表達引發共鳴,擴大“破圈”效應。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我們仨‘20’與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其他37型、172架戰機一起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展示了我國航空裝備從第三代到第四代、從機械化到信息化、從陸基到?;?、從中小型到大中型、從有人到無人的五大跨越發展的偉大成就……”硬核輿論的“大思政”溫情操作一直在延續,包括國產“翼龍”無人機千里馳援鄭州抗洪救災發送最溫情短信保障通訊中繼、“胖妞”運20大型運輸機運送抗疫人員和物資傳遞必勝信心……我們用“大思政”理念打造新聞產品,堅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共情邏輯,探索春風拂面、沁人心田的送達路徑,實現了春風蕩漾、綠滿人間的價值傳播,形成了多次破億的現象級傳播,也成為全國網絡正能量“五個一百”的獲獎作品。
譜寫“國之大者”新樂章,增強主流輿論“大思政”效應的引導力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樹立“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和“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兑庖姟诽岢鲆獔猿终_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中。航空工業黨組專項部署推進媒體融合改革和重大主題宣傳,在軍工央企率先建成融媒體中心,形成了“融媒指揮中心+融媒運營中心+融媒工作站+融媒工作節點”四級聯動架構和“一核兩域三層四翼”多維傳播模式,堅定“大思政”價值導向,堅持新聞策劃與理論闡釋雙策劃、雙推進,堅持主題報道與思想引領同部署、同落實,堅持用鮮活的新聞故事把思想和理論講深、講透、講活,堅持以“導向為先、內容為王”,彰顯“理論闡釋+新聞傳播”優勢,譜寫了“國之大者”成風化人的新樂章。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我國自主研制的6型71架軍機組成4個空中梯隊護衛黨旗,馭風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向黨的百年華誕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達最深情的祝福。航空工業立足烘托并助力盛世盛典的主流思想輿論,策劃的系列報道以“光榮偉大”為表達核心、以“致敬祝福”為情感基點、以“硬核內容”為傳導載體,聚焦“國之大者”,充分展現黨領導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強化議題設置,主動融入國家大宣傳格局,融媒產品《向黨和人民匯報》《請黨和人民放心》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2021年,全網“100萬+”傳播超過100個,“1億+”以上現象級討論話題7次,在中央主流媒體各平臺的報道達5000余條,生動、鮮活講好航空人報國故事、發出航空強國聲音,充分展現大國央企的社會形象。
激活“國之棟梁”正能量,增強主流輿論“大思政”效應的影響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最大動能,聚齊人心靠的正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航空工業黨組堅定承接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第一棒”,靶向施策,全覆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引導干部職工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厚植報國情懷。航空工業黨組堅決服務國家戰略、關愛民生福祉、彰顯責任擔當,做到新聞輿論策劃“精準滴灌”而不“大水漫灌”,充分發揮了“渠道多元+矩陣融合”的傳播觸達優勢。用小故事反映大主題、小切口呈現大圖景,透過軍工央企的時代擔當、責任擔當,讀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跨越成就,大力弘揚國之重器、國之棟梁昂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為助力疫情防控加快口罩生產,中國航空人應用制造殲10、殲20飛機的數字化技術,研制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同時,聯合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創造了一個將戰斗機、硬核技術、黑科技與口罩機同框的聯想畫面,喚起了網民對航空強國、科技強國的認同感、信任感,贏得了社會各界對央企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的贊譽。通過精準的策劃向大眾做好及時的思想答疑和責任詮釋,激活輿論“大思政”潛能,小小口罩機彰顯了航空工業“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責任擔當。“用殲20技術制成全自動口罩機”成為網絡熱點話題,短時間獲得1.5億閱讀次數、3.6萬討論次數,創造了同類題材傳播的奇跡。
同時,航空工業不局限于一時一事的簡單爆款或現象級傳播,而是著力構建生動立體、正向可控的航空工業輿論生態體系,設定了“一組指數、二元融合、三項成果、四維設計、五大定位、六個原則”的整體評價模式并試運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及航空裝備“20時代”、珠海航展、重大閱兵、AG600研制驗證中得到實戰淬煉,實現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與實際工作的量化指標結合,持續打造生機勃勃的輿論生態。
傳播“國之自信”好聲音,增強主流輿論“大思政”效應的公信力
守正,守中華文化立場之正是國家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創新,立主導于多元、謀共識于多維、把方向于多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重要目標。航空工業黨組研究出臺“創新決定30條”,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同時在新聞輿論的“大思政”創新謀劃上,堅持系統策劃上突出開放思維,內容生產上突出語境把握,傳播策劃上突出時尚共鳴,充分彰顯“內宣聚力+外宣聚勢”優勢,將打磨新聞輿論產品的慧心、初心、匠心、愛心、恒心體現在對傳播公信度的精準把握上,在內容品質的精雕細琢上做到綿綿用力、處處用心。
2021年9月27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之際,作為精心策劃的特殊展項——大型航空史詩交響音樂會《藍天禮贊》在珠海大劇院上演,來自20多個國家的駐華武官、跨國公司駐華代表等千余名觀眾現場觀演。航空工業聯合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全程攝制了中英雙語紀錄片《ODE TO BLUE SKIES》,以紀實性的人文視角、國際化的傳播語境和時尚化的畫面進行包裝制作,并于同年12月1日在奧地利并面向其周邊9個國家播出,覆蓋海外超過3000萬用戶。
文案里的語境表達“像鳥一樣自由地翱翔,是人類亙古以來的夢想”“天空,澄澈是永遠的底色;翱翔,自由是共同的理想”“同一個地球,同一片藍天,同一腔暢想”“藍天禮贊,禮贊藍天,一起奏唱人類天空祥和安寧的史詩交響”引起良好共鳴。節目播出后,CNC制作的奧地利本土化欄目《你好,歐洲》采訪了當地觀眾,他們認為“用音樂會藝術語言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航空人的精神,展現了中國航空事業的世界抱負,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航空工業參與攝制的38集電視劇《逐夢藍天》,2021年7月接檔《覺醒年代》和《大決戰》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讓首部展示航空報國、航空強國使命擔當的電視劇走進億萬百姓家,實現了收視、口碑雙豐收。
國之重器,是大國脊梁,是國家底氣。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航空工業黨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擔當強國使命,勠力興裝強軍。十年砥礪,肩鴻任鉅。航空工業全線踐行神圣承諾,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制定實施“一心、兩融、三力、五化”的新時代發展戰略,淬煉航空報國的強大基因,年年超額完成科研生產經營任務,在國資委考核中連年獲得A級,發揮了軍工央企國民經濟“定盤星”和“壓艙石”的作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慶祝大會的強大空中方陣,展現了黨領導我國航空裝備跨越發展的偉大成就,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與世界強者“同代對抗、同場競技”的斗志和能力,展現了中華民族捍衛自身生存權、發展權、話語權的堅定意志。
回望我們黨走過的100多年歷程,思想政治工作圍繞不同時期中心任務,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保證。航空工業的實踐充分證明,只要堅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傳家寶和生命線作用,創新激活新聞輿論“大思政”潛能和效應,就能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