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精神!傳承羅陽精神、建設航空強國

2022-11-11 09:44 中國航空新聞網 航空工業 專欄

什么是中國精神?它由偉大事業孕育,它正引領偉大事業。

十年前,殲15完成首次著艦,“航空報國英模”羅陽。謝幕海天間,航空人用生命鑄就了,舉世矚目的力量。

十年后,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中國戰鷹在藍天上一次又一次炫舞,這背后凝結了,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心血與汗水。是什么支撐著航空人,在報國強國的偉大征程中接續奮斗?是羅陽精神,是航空報國精神,是中國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

11月9日,在第14屆中國航展上,航空工業舉辦“中國精神”之“傳承羅陽精神、建設航空強國”主題發布會,介紹航空工業黨組和科研生產經營全線十年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羅陽志向,繼承羅陽遺志,努力向黨和國家交出高質量發展、興裝強軍歷史答卷的奮斗歷程和發展成績,并介紹系列紀念活動安排。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清堂、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諸葛燕喃出席活動。發布會由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主持。

一種精神永存

你聽到了嗎?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李清堂在致辭中介紹,羅陽是披肝瀝膽、劈山開路的航空人中的杰出典范,也是甘于奉獻、執著堅守的航空人集體的縮影。他投身祖國航空事業三十年,用矢志不渝的夢想,鍛造了平凡又輝煌的報國人生。“當年,‘才見霓虹君已去,英雄謝幕天海間’,如今,他惦念的殲15艦載機已叱咤海天,他牽掛的祖國航空事業發展日新月異。”在羅陽離開的十年里,航空工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全體航空人以“羅陽精神”為指引,牢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在實現航空夢、強軍夢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如今,‘羅陽精神’已成為一面旗幟、一種基因,融入了40萬航空人的精神血脈中”,李清堂表示,在“羅陽精神”的感召下,無數航空人成為“羅陽突擊隊”的一員,賡續接力,讓“羅陽精神”的旗幟在一線高高飄揚。這些隊員中有黨員、有專家、有技能人員、有青年、有志愿者,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航空工業科研生產經營全線,在“急、難、險、重、新”的任務中勇擔重任、勇挑大梁,成為了開拓祖國航空事業的中堅力量。

李清堂發言

時值殲15艦載機首次在遼寧艦成功起降10周年和“航空報國英模”羅陽犧牲十周年,李清堂在發布會上宣布,將于11月25~26日在沈陽舉辦“大國頂梁柱 奮進新征程”國企開放日活動,邀請廣大媒體走進“中國殲擊機搖籃”,一同聆聽羅陽先進事跡宣講,參加羅陽犧牲10周年緬懷儀式,參觀航空工業在沈廠所。

發布會現場

一場音樂劇

航空強國+文化強國,主題曲MV。

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周年之際,航空工業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創作推出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藍天禮贊》。一年來,《藍天禮贊》走進航空工業廠所、唱響國家大劇院,并作為第13屆中國航展的特殊展品亮相,成為社會大眾了解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感受40萬航空人“讓祖國的天空不再寂寞,讓祖國的大地寧靜祥和”夢想與榮光的重要窗口。今年,兩大“國家隊”將再度攜手,持續挖掘航空工業文化富礦,在紀念羅陽犧牲十周年系列活動期間推出現實題材音樂劇《天藍海藍》。

諸葛燕喃發言

諸葛燕喃表示,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史,是值得深入挖掘的精神文化富礦。中國歌劇舞劇院作為中央直屬國家級藝術院團,有責任有義務去挖掘這些故事,用心將其打造成為優秀的文藝作品,用藝術的形式呈現給全國人民,這是我們展示國家實力、助推文化強國建設義不容辭的使命。在《天藍海藍》的創作中,中國歌劇舞劇院選派了精兵強將,力爭將其打造成又一部精品力作。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讓作品能夠走進大眾的心里,引發更多觀眾的情感共鳴,讓更多人通過音樂劇了解祖國的航空事業,愛上航空事業,投身航空事業。

發布會現場發布了《天藍海藍》主題曲MV。該音樂劇以羅陽事跡為原型,通過聲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表現形式,生動再現羅陽感人事跡,藝術刻畫以羅陽為代表的航空英模群像。

兩本新書發布

了解祖國戰斗機、直升機跨代發展的演進與創新歷程。

繼《極簡中國航空工業史》《忠誠奉獻逐夢藍天——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周年70件大事》等多本“中國航空工業史叢書”簡史系列圖書出版發行后,本屆航展上,航空工業還發布了《中國戰斗機簡史》和《中國直升機簡史》,為廣大讀者直觀了解祖國戰斗機、直升機跨代發展的演進與創新歷程,品讀航空人自強不息的奮斗故事,感受航空報國真摯情懷提供參考。

責任編輯:intern2